深化改革 聚才鸢都 激发基层专业技术队伍活力
发布时间:2020-09-20 12:26:58文章来源:潍坊市人社局阅读: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指出,支持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加快发展,人才是关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工作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积极促进各类人才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干事创业,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潍坊市围绕做好基层单位“引才、留才、用才”文章,大力实施人才制度改革攻坚行动,着力深化基层职称制度改革,搭平台、建机制、强保障,积极鼓励引导各类人才向基层流动,不断激发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活力,逐步形成“栽好梧桐引凤来”的生动局面。
搭建平台,为基层“引才”
结合基层实际,打通评审双通道。近年来,为解决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问题,潍坊市着力深化基层职称制度改革,努力打破基层人才晋升难瓶颈。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基层卫生职称制度,对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单独分组、单独评审的“双定向”人才评价模式。为基层人才开辟“双通道”,既可申报专属单列的基层职称,也能申报全市统一的卫生技术职称,评价结果在基层享受同等待遇,评价过程中将基层服务经历、贡献业绩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指标。获得基层职称在乡镇专业技术岗位累计聘满5年且考核合格的,可以申请换发相同级别全省统一的职称证书。
开展专题宣讲,释放政策红利。结合基层单位特点和人才发展需求,统筹策划基层人才主题宣讲活动,推动职称改革举措精准落地。全面梳理基层职称制度改革、乡镇专技人才“直评”等政策,通过网络和“三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政策宣传解读,让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对职称改革政策学懂、弄通、会用,充分参与到改革中来,把改革政策红利释放出来,把基层专业技术队伍活力激发出来,引导更多的专业人才来到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
创新机制,为基层“评才”
创新评价办法,打破晋升“天花板”。基层人才受业务性质、工作条件、专业技术水平等限制,难以通过全省统一的职称评审,特别是受课题、论文、奖项等刚性条件限制,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晋升不仅“路窄”,还有“天花板”,严重制约基层人才队伍发展。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创新职称评审办法,符合年限申报不限岗、不受名额限制,将不唯论文、不唯职称、不唯学历、不唯奖项的“四不唯”原则逐步引入职称评审领域,具体评审过程中逐步形成以基层实际业绩为重点,以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为主要内容的科学评价体系,打破基层职称评审“天花板”,促进潍坊市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持续向好发展。
优化制度措施,构建服务“绿色通道”。一是营造“阳光竞聘”氛围。明确界定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的职责分工,严格执行个人承诺、评议推荐、单位公示及结果公示流程。利用国家官方网站“大数据”、借助信息共享等手段,核对申报材料原件与申报系统内容一致性,做到弄虚作假零容忍,为专业技术人员营造公正、公开、透明的竞争环境。二是打造快捷申办流程。将“一次办好”“零跑腿”的工作理念融入到基层职称改革工作中,减材料,简流程,做到“手续简化、标准细化、办理优化”。推进电子证书信息化应用,在证书使用上“随用随取”,更能在证书辨别上实现“一查知真伪”。三是争创一流服务水平。通过梳理基层职称制度改革政策和业务办理流程,对繁冗的申报证明事项进行整理撤并,实现材料接收、审查、上报、公示、备案程序环环相扣全过程清单制管理。完善一次告知、首问负责、服务承诺等制度,做到发放资料“一手清”、解答问题“一口清”,结合“三送一减一降”,主动将基层职称改革的各项政策规定送到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手中。
强化措施,为基层“注入活力”
为基层评选出乐于扎根奉献的优秀人才。将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来、评出来,更要让优秀的人才留下来,通过强化改革措施为基层注入活力,激发广大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干事创业积极性。青州市王坟中心卫生院张子德亲身感受到了基层职称制度改革释放的红利。1968年出生的张子德近30年来一直在基层卫生机构默默耕耘、任劳任怨。2013年8月聘任为副主任医师后,自认为晋升遇到“天花板”, 2018年潍坊市实施基层卫生职称评审改革后,他积极准备申报材料,虽无任何论文、论著,凭借病例分析材料、健康档案管理、科研成果等业务成绩,取得基层主任医师资格,成为土生土长的“基层教授专家”,这不仅激励他更加无怨无悔地奉献基层,更让其他人员看到了希望,激发了创新创业动力。
落实乡镇专业技术人才“直评”政策。根据省人社厅要求,在基层工作10年、20年、30年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可直接申报中级、副高级、正高级职称,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随着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推进,乡镇专业技术人才“直评直聘”制度为基层人才发展搭建了一个舞台。目前,潍坊市专业技术人才1627人通过“直评”利好政策申报中高级职称,为基层职称制度改革落实、落地按下“快捷键”,通过加速释放改革红利,更加稳固了基层人才扎根乡土的决心、信心,引导人才向基层集聚 ,推进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政策下乡助力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提升。一是出台《关于实施基层首席公共卫生医师制度的意见》,全面实施基层公共卫生医师制度,激励和引导公共卫生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遴选优秀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基层,实现两级卫生机构联结和优质资源精准下沉,既能加快基层医防融合服务新模式转变,又为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更多学术交流机会,通过良性互动机制打造整合型服务模式,稳步助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二是大力开展专项继续教育工作。根据行业领域的发展和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的需求,立足抓好重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会同卫生、教育、农业等部门制定我市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并组织实施,组建90后青年教师成长联盟、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库,鼓励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提升知识更新。三是精心组织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工作。2019年省厅首次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申报工作,围绕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海洋强省等重大战略,第一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发动各县市区、高等院校、企业等踊跃申报,经前期精心组织推荐,最终我市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和高密市高级技工学校成功获批,其中高密市高级技工学校为乡村振兴领域,通过打造开放式的继续教育网络,为基层、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能力素质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